发布日期:2022-09-30 11:11:53 来源:钢琴谱网会员空间 曲谱热度:
看见这张图片,大伙儿肯定就知道小编我今天又来推荐肖邦了。
若说到最能体现肖邦的个性及民族性的圆舞曲,
所有人都肯定会说是《升c小调圆舞曲》。
此曲作于1846—1847年,节奏近似马祖卡舞曲,但完全不是为舞蹈伴奏的舞曲,而是真正的圆舞曲抒情诗。
《升c小调圆舞曲》是肖邦去世前两年完成的,曲子隐含着他对生命的认识。
舒曼曾把肖邦的圆舞曲称为“心灵的圆舞曲”,该说法对于这首曲子而言真是再确切不过了。
《升c小调圆舞曲》是肖邦献给亲密爱人乔治·桑的。
虽然两人最终没能突破重重阻碍,走进婚姻殿堂,但这首圆舞曲却充分表达了肖邦的痴情和坚持。
1836年冬天肖邦结识了比他大6岁的法国女作家乔治·桑。
其实纤弱、浮华、儒雅而又温柔的肖邦,对反传统的多产女作家乔治·桑,第一印象并不太好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乔治·桑越来越引起肖邦的注意。
肖邦发现和她在一起时,他可以尽情倾诉内心深处的情感。
后来,他们生活在了一起,保持了长达9年的关系。
乔治·桑给予肖邦的细心照料,更加焕发了肖邦的才华。
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后来几年,肖邦的作曲生涯达到了个人生命的最高点,是他鸣唱“天鹅之歌”的岁月。
然而在1846年,肖邦和乔治·桑在诺罕庄园里一起度过了最后一个残秋。
11月,由于种种原因,他们分开了。
肖邦回到巴黎后心情十分忧郁,肺病加重,身体越来越坏。
等到第二年春天身体稍微好一些的时候,肖邦想起和乔治·桑在一起的这些年,很有感触,为了纪念这段感情,他写下了这首《升C小调圆舞曲》。
1848年某一天,两人在玛丽昂尼夫人家中最后一次重逢,一年零七个月后,肖邦以39岁的英年,因肺结核和心脏衰竭病逝于巴黎。
他死后,有人发现在肖邦日记里,藏着一小撮乔治·桑的头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