贺绿汀说:“我们当然用不着刻板地模仿西洋音乐,为建设新中国的借鉴。我们的音乐虽然可以发挥东方民族的精神,但决不为狭义的民族意识所束缚。”
《牧童短笛》是中国著名作曲家、音乐家贺绿汀在上世纪30年代创作的一首钢琴独奏曲。自《牧童短笛》出现后,来自西洋乐器的钢琴音乐文化就与中国的音乐文化再也分不开了。中国的钢琴音乐史也因此翻开新的一页。
贺绿汀(1903-1999),原名贺楷,湖南邵阳人。他在20岁时考入长沙岳云艺术专修学校,攻读绘画与音乐,两年后留校任音乐教员。他于1928年创作的《暴动歌》曾在海陆丰一带广泛流传。1931年,他考入上海国立音专,从黄自先生学理论作曲,从查哈罗夫、阿克萨可夫等钢琴音乐家学钢琴。当时的贺绿汀,只是一个在上海求学的穷学生,租住在一家缝纫店的楼上,夏天热得要命——就是这样差的房子,他也随时有交不出房租的窘况。但是,贺绿汀没有被困难吓倒。他一边学习,一边创作,同时还不断地注视着音乐界的动态。
1934年的一天,他在学校的布告栏上看到一则“征集中国风格钢琴曲”活动的启事。这个活动是由世界级作曲家、钢琴大师亚历山大·齐尔品先生在上海举办的。
齐尔品是非常喜爱中国文化的俄籍著名音乐家。他在1934年的春天来到中国,非常希望获得有中国风格的钢琴曲,以提供给他在中国和世界演奏;但当时没有这样的作品。于是他便个人出资,用“有奖比赛”的方式来征求中国风格的钢琴曲,并规定:乐曲长度不得超过5分钟;作品的姓名必须严密封锁,任何人都不能“走后门”。他还宣布:如果准获优胜将能得到免费出国求学资格,并获奖金100元。
当这一消息在音专公布后,学校作曲系的学生都跃跃欲试。贺绿汀也决心试试看。由于天气太闷热,贺绿汀又住在楼的顶层,白天根本无法工作,只好利用夜间和黎明前的那一段时间进行创作。为了有更多的获奖机会,他一连写了三首钢琴曲,即《牧童短笛》、《摇篮曲》和《往日思》。写完初稿,他去请教黄自老师,根据老师的意见又进行了修改。最后,他非常郑重地把自己的三首曲谱投进了征稿箱内……
1934年11月27日是国立音专校庆纪念大会,同时也是“征集中国风格钢琴曲”活动的颁奖仪式。全校师生济济一堂,欢声笑语。齐尔品站到麦克风前,以激动的口吻宣布:“《牧童短笛》获一等奖,作者是贺绿汀。”全场掌声雷动,好奇的观众瞪大了眼,一心想看看这位了不起的一等奖获得者是什么模样。只见一位面孔瘦黄、中等身材、衣着朴素的学生走上了主席台。颁奖后,齐尔品宣布,请获奖者演奏自己的作品《牧童短笛》。
贺绿汀外表镇定自如,其实内心狂跳不已。他走向钢琴,满怀激情地演奏起来。钢琴里飘出了一串串清新、活泼的音符,像一股清泉潺潺流出:风和日丽的乡村田野上,牛儿在慢慢地吃着青草,牛背上的牧童愉快地吹着短笛……台上演奏者和台下观众都情不自禁地在大自然的绿色怀抱中陶醉了。
连贺绿汀自己也没想到,在他为“征集中国风格钢琴曲”活动创作的三部作品中,竟然有两部获奖,即《牧童短笛》和《摇篮曲》,而《牧童短笛》还是六部获奖作品中的第一名。
Tags: 牧童短笛(8)